吃在商圈
No.4
士林捷運站(商圈)
士林區 吃在商圈組織名稱:
台北市士林捷運商圈創意發展協會
坐落位置:
約為中正路口,往東至中山北路,並擴及自中正路起至福林橋頭之中山北路五段;往西至文林路,並向北延伸至前街及美崙街口
鄰近捷運:
R16 士林站
商圈類型:
餐飲、服飾、日用品、家飾、喜餅
因交通便捷、人潮流量眾多,並鄰近士林官邸,同時也是陽明山國家公園及故宮博物院等觀光景點之公車轉乘站,具有立地條件之優勢。在環境景觀上,不論是街道綠化、人行道及騎樓的舒適度、花臺、座椅、指標等街道家具的設置及開放空間戶外公共藝術均有一定之水準,對於步行或遊逛而言條件極佳。
No.5
士林觀光夜市(商圈)
士林區 吃在商圈組織名稱:
台北市士林老街商圈繁榮促進會
台北市士林安平街觀光夜市協會
坐落位置:
約為以慈諴宮為中心,延伸至文林路、基河路、小西街、小北街所圍之區域
鄰近捷運:
R15 劍潭站、R16 士林站
商圈類型:
魚肉生鮮蔬果、餐飲小吃、服飾、日常用品
士林觀光夜市(商圈)占地廣大,吃喝採買一應俱全,是臺北市範圍最大的夜市,也是國外觀光客造訪臺北必到的觀光夜市。來逛夜市的人大都以美食與購物為主,這裡充滿著各式各樣新奇有趣的商品與美食,物美價廉吸引大批的消費者,每逢假日,擁擠的人潮蔚為奇觀。這樣特殊的夜市文化,成為臺北夜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No.41
內湖737(商圈)
內湖區 吃在商圈組織名稱:
臺北市內湖737商店街促進會
坐落位置:
約為港墘路、內湖路一段737巷50弄及51弄、內湖路一段737巷、內湖路一段單號側所圍成之範圍
鄰近捷運:
BR17 港墘站
商圈類型:
傳統市場、餐飲夜市
早上為麗山市場供應當地居民眾,晚上變身為美食商圈。此商圈亦鄰近著名的歐式風格的湖光教會、臺北花卉市場、風光明魅的碧湖,再加上內湖捷運港墘站,更讓此商圈充滿魅力與驚喜,為一拜訪內湖時必遊逛之處。
No.51
永康(商圈)
大安區 吃在商圈組織名稱:
台北市永康國際商圈協進會
台北市東門永康商圈發展協會
坐落位置:
約為臺北市信義路二段(雙側)、新生南路二段(單側)、和平東路一段(單側)及金山南路二段(雙側)
鄰近捷運:
R07 / O06 東門站
商圈類型:
特色餐飲、古董藝品、服飾、玩具、布品
以「永康公園」為中心,大多以特色餐飲為主,早期發展與鼎泰豐息息相關,藉由媒體報導,讓鼎泰豐成為國際觀光客旅遊的知名美食之一,也帶動起永康街的知名度。小小的巷道聚集了一家家臺灣風味的餐館,之後加入了更多異國特色美食和許多風格獨具的咖啡小館,許多個性小舖也紛紛在此聚集,充滿濃厚的人文風格,逐漸形塑出永康街的獨特魅力,並成為聞名國際的選逛景點。
No.2
行義路溫泉美食(商圈)
北投區 吃在商圈組織名稱:
台北市紗帽山溫泉發展協會
坐落位置:
約為石牌路二段及天母北路交叉口之行義路,循行至惇敘高工沿途之範圍
鄰近捷運:
R19 石牌站
商圈類型:
溫泉、餐飲
行義路溫泉商圈,分布的範疇約莫是天母公園與惇敘商工之間的磺溪溪谷,風景秀麗、泉量充沛、交通便利、離市區近,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造就了這裡特殊的溫泉文化。環抱於陽明山國家公園之內,擁有豐沛之自然資源,鄰近紗帽山溫泉區、北投觀光農園、柑園,東北為陽明山、東南為華岡,四季皆有不同蔬果、花卉,夜幕時分霓虹亮起,將山林小徑裝點的熱鬧繽紛,為泡湯、品茗、用餐、賞花,憑添多采多姿。
有別於新北投的大型會館,行義路溫泉美食商圈的溫泉業者,特別將重點聚焦在餐廳所提供的特色餐點上,運用陽明山當地的食材,提供平價,具特色的特色料理。晚近已經形成大型餐廳百家爭鳴的榮景,包括台菜、山產、日式料理、泰式料理以及歐式西餐等,種類豐富繁多。
No.42
西湖(商圈)
內湖區 吃在商圈組織名稱:
台北市西湖商圈促進會
坐落位置:
約為主街道內湖路一段285巷、次街道內湖路一段323巷,以及環山路一段、內湖路一段、內湖路一段323巷周邊
鄰近捷運:
BR16 西湖站
商圈類型:
傳統市場、餐飲店、小吃、咖啡店
這裡白天是婆婆媽媽逛街的好去處,晚上則搖身一變,成為饕客們的美食天堂。西湖商圈飄散著濃濃的臺灣味,Q彈有勁的麵食、吃的到幸福滋味的紅豆餅、內行人口耳相傳的蒸餃、小籠包等等,每天都在這裡敞開雙臂,歡迎你的光臨。
No.33
條通(商圈)
中山區 吃在商圈組織名稱:
臺北市條通商圈發展協會、臺北市中山區大正町條通商圈暨社區發展協會
坐落位置:
約為南京東路一段、中山北路一段、長安東路一段及新生北路一段所圍區域
鄰近捷運:
G14 / R11 中山站、R12 雙連站
商圈類型:
會員制酒店、燒烤、居酒屋
此區多為日本市役所官員及教職人員居住的官舍,棋盤式的街道,仿造日本古都形制規劃,因為規劃街道共有九條,當時俗稱為「九條通」。在此歷史背景及人文景觀的烘托下,讓此區保留濃濃的日式風情,日式料理店家質感及密度亦可謂冠全台。
No.29
晴光(商圈)
中山區 吃在商圈組織名稱:
臺北市晴光商圈雙城徒步街商業促進會
坐落位置:
約為中山北路三段、林森北路間,雙城街32、25巷,及農安街2巷巷口至雙城街10巷間,以及雙城街10、13巷口至農安街段
鄰近捷運:
O11 / R13 民權西路站
商圈類型:
傳統市場、PUB、餐飲小吃
以晴光市場發跡,興起原因乃40年代美軍顧問團駐防時期,為美國軍人之休假娛樂場所。美軍顧問團撤離後,晴光市場失去往日的熱鬧,轉型為觀光夜市。因民國86年的一場大火重新進行整建工作,規劃完善的商店街與美食廣場,逐漸發展成一個規模不大卻熱鬧有加的臺灣傳統美食市集。
No.15
圓山(商圈)
大同區 吃在商圈組織名稱:
台北市圓山商圈發展促進會
坐落位置:
約為玉門街、民族西路、酒泉街及承德路三段所圍區域
鄰近捷運:
R14 圓山站
商圈類型:
餐飲小吃
由於鄰近國際花卉博覽會的入口,為迎接花博期間湧入的大量觀光人潮,吸引不少小型餐飲店進駐,搶購花博人潮所帶來的商機。除了不少餐飲小吃外,加上鄰近圓山花博公園、市立美術館等,雖然花博落幕,但圓山商圈仍是一個值得期待的藝文商圈。
No.14
寧夏夜市(商圈)
大同區 吃在商圈組織名稱:
台北市寧夏商圈發展協會
臺北市寧夏夜市觀光協會
坐落位置:
約為承德路口之民生西路段、南京西路及民生西路段間之寧夏路段及鄰近週邊
鄰近捷運:
R12 雙連站
商圈類型:
夜市、餐飲小吃
寧夏夜市(商圈)許多美食店家都是經營超過一甲子的老字號店家,每日人潮絡繹不絕,除了最令人流連忘返的傳統美食外,更是全臺第一個環保模範夜市商圈,不僅是在地人愛逛,連遠在國外的觀光客到臺北都會慕名前往。與大型的觀光夜市相較,寧夏夜市展現了臺灣夜市物美價廉、經濟實惠的飲食特色,也增添了臺灣小吃豐富的人情風味。
No.13
臺北大橋頭延三(商圈)
大同區 吃在商圈組織名稱:
台北大橋頭延三商圈發展促進會
坐落位置:
約為民權西路至民族西路之延平北路三段及迪化街二段及其之間之巷弄
鄰近捷運:
O12 大橋頭站
商圈類型:
夜市、餐飲小吃、機車業
鄰近淡水河,因此自古盛產稻米,居民便用此研發出各類粿、粽子、米苔目等米食產品,由於地利之便與市場需求,漸漸發展為販賣批發的集散中心,也讓此地擁有「粿仔街」的稱號,是孕育臺灣米食文化搖籃的推手。本街區也有以中古機車、機車精品及材料銷售、機車修理為主的商家,為全臺中古機車之源頭,早期素有機車維修專業人才職業訓練所之稱號,對於全臺之中古機車販售以及機車維修有著極大的影響力。
No.26
艋舺夜市(商圈)
萬華區 吃在商圈組織名稱:
台北市艋舺夜市商圈發展促進會
坐落位置:
約為廣州街、西昌街、梧州街、華西街周邊一帶
鄰近捷運:
BL10 龍山寺站
商圈類型:
夜市小吃
從清代持續帶動萬華地區的繁榮,保留了許多具有歷史意義的台北發展痕跡,因為文化多元、歷史悠久,美食小吃也相當多樣化,包括有許多的傳統台灣小吃,展現臺灣的古早風味。
No.61
加蚋(商圈)
萬華區 吃在商圈組織名稱:
台北市加蚋商圈協會
坐落位置:
涵蓋萬華區南陲西藏路以南區域:
台北市萬華區東園街(全)、長泰街 (全)、西園路二段(全)、德昌街 (全)、寶興街 (全)、萬大路 (全)、莒光路 (全)及富民路 (全)。
鄰近捷運:
BL10 龍山寺站
類型:
餐飲小吃
南萬華「加蚋仔」名稱源自平埔族,凱達格蘭語有「沼澤」之意。早年此地水道縱橫,經新店溪沖積沃土,先民依水而居,孕育豆芽菜、茉莉花、麻竹筍等經濟作物。而隨著現代化都市發展,曾綿軟肥沃的田地鋪上柏油路,湧泉被水泥遮蓋,親水的村莊遷至高高築起的堤防內,人們也逐漸忘卻河水與土地哺育的記憶。 加蚋商圈為生活圈型態之商圈,組成如星狀分佈,期許茁壯而為這台北市最早拓墾的城南區域。在捷運萬大線開通、交通網絡完善的未來,鋪陳健全生活、商業交流、傳統市場動能及人文記憶融合的新生命。
No.64
蘭雅(商圈)
士林區 吃在商圈組織名稱:
台北市蘭雅商圈市場發展協會
坐落位置:
約為中山北路以東、德行東路以北、忠誠路二段以西、士東路以南之四邊形內區域
鄰近捷運:
R17 芝山站
商圈類型:
餐飲小吃、文青咖啡、生活百貨
蘭雅商圈原是在地人採購食材、用餐區域,因鄰近天母異國風情,促使店家結合中餐、西餐等各國風味;近年商圈年輕化,青年創業店家多,更添加了年輕世代的美食語言,文化交融的各式美食,蘭雅美食天堂、等您一起來品嘗。